【我們與惡的距離】~別忘了其實還有善的力量

 

最近的夯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你看了嗎?

在公視播出未久,【我們與惡的距離】就在網路上引起一波波的討論

熱門程度不只表現在收視率上,也表現在臉書的動態分享上

【我們與惡的距離】~別忘了其實還有善的力量

跟一般動不動就要滴血認親的膚淺台劇不同,也不是無腦的霸道總裁偶像劇

很多人覺得【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部讓人看了會心情沉重的戲

以鄭捷捷運殺人為藍本的這齣戲,探討的面向很多,不是只有兇手與被害人那麼簡單

還有對於精神病患的探討,思覺失調症患者是否會成為身邊的犯罪未爆彈

都是本劇發展的主軸,當然最精彩的還有對於媒體滿滿的嘲諷

以及法扶律師對於維護人權的奮鬥,這部戲都難能可貴地呈現出來

在震驚社會的捷運殺人事件發生後,應該有不少人會覺得這會是個可改編的好劇本

果然過沒幾年,就等到了公視【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好戲

【我們與惡的距離】~別忘了其實還有善的力量

它是以事件發生後,加害者與被害者家屬如何展開新生活為切入角度

不論兇手或被害者的家庭其實都有難以撫平的大傷口

當臉書的朋友動態有人拋出了大哉問:「到底是兇手的媽,還是被害者的媽比較痛?」

我就知道【我們與惡的距離】絕對是非看不可的好戲了!

尤其在第三集演出法扶律師去探視兇手的媽,當媽的憤怒哭號出來:

「誰願意花20年養一個兒子變成殺人犯?」

那種痛心疾首,直直戳入觀眾心坎裡!😥

被害者的媽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同情,但是兇手的媽一輩子都難逃內疚的罪惡感

就像當年鄭捷的父母出來向大眾下跪道歉,這部戲也忠實呈現那一幕

還有當法扶律師的吳慷仁好不容易爭取到凶手同意與父母會面的機會

沒想到接到的卻是提早槍決的消息,那種從震驚失望到錯愕無奈

還加上親人的不諒解,最後只好藉酒消愁,吳慷仁演技並不過火,內斂得恰到好處👍

兇手的妹妹李大芝vs.受害者的媽媽宋喬安,竟然巧合地相遇在職場

而且還是無所不用其極要搶新聞,做獨家的電視台

這樣的設定不得不佩服編劇的神來之筆!

尤其在我們這種媒體出身的人來看,全劇充斥著滿滿對媒體的嘲諷

為了跟其他台拚速度,假新聞可以不做求證就播出,完全是現在的業界生態

為了搶獨家,為了收視率,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來侵犯他人的隱私

最後當然也有反思,藉由宋喬安等人的自省,希望能做出真正高品質的新聞台

這些設定都讓我連想起之前看過天地無限的推理小說~[第四名被害者]

平常搶獨家,搶新聞的主播,一旦面臨自己的家人成為受害者

該如何面對蜂擁而上的麥克風?電視劇有,這部小說剛好也有

精采程度絕不遜於【我們與惡的距離】,據說電影正籌備中,讓我十分期待啊!

【我們與惡的距離】~別忘了其實還有善的力量

賈靜雯和溫昇豪這對媒體寵兒夫妻,因為對做新聞的訴求不同,還有喪子之痛

雖然婚姻一度瀕臨破碎邊緣,也好不容易慢慢撐了過去

賈靜雯把女強人的焦慮表露無遺,感覺她的模仿原型來自於Prada的惡魔

溫昇豪更沒話講,如果說賈靜雯還是在”演戲”,溫昇豪骨子裡根本就是劉昭國了

二人的差異在最後一集,受害者與凶手家屬和心理醫師的那場座談會最為明顯

溫的台詞不多,又緊接在賈說了一大段之後,才表達出他做為被害者父親的感受

但是才短短幾個鏡頭,說到一半就搖頭哽咽說不下去,我們卻完全能懂得他的心痛😭

應思聰與應思悅這對姊弟,則又是另一條本劇要探討的主題

家中若有精神病患如何處理,萬一處理不當,是否可能變成另一種殺人悲劇?

我們都想探究鄭捷當年殺人動機的真相為何?

為了探究可能原因,我還特地再去估狗了一下當年的新聞

幾乎跟地震和天災一樣無法防範的無差別殺人,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預防萬一?

可惜本劇終究沒有給出答案,迅速伏法的鄭捷,也沒有解答大家的疑惑

本劇最重要的主旨,其實是在兇手家屬與凶手本人,到底能否做出切割?

已經成年的行凶犯,是否應該繼續譴責他的家人與父母?

社會大眾對於加害人家屬維持誅九族的撻伐心態,到底是耶非耶?

雖然免不了大和解式的結局,但是放在現實社會應該無法達成這樣的和樂融融

這部戲拋出許多值得討論的議題,讓觀眾在看戲之餘,也能好好的思考一番

如果能因為大家的反思,對整體社會帶來一些微幅的改變

那麼,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終將看見善的力量!

※喜歡我的文章,就給個讚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