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寫書評了,雖然還是維持天天閱讀的習慣,但有鑑於看影片的人永遠比看文字的人多,所以也提不起勁寫書評,反而寫了比較多篇的劇評。不過最近讀到這本《90%的病控糖就會好》,實在是太值得介紹了!因此決定破例再為它寫篇書評,畢竟控制糖分的攝取+正確的進食順序可以造福不少人,還是該來好好介紹一下這本《90%的病控糖就會好》!
這本高寶書版於2023年出版的《90%的病控糖就會好》,是法國生化學家潔西.伊喬斯佩Jessie Inchanspe所寫的,書籍封面還看到不少專業醫生的推薦!本書主要在闡述血糖劇烈波動起伏就容易讓我們生病,只要維持血糖平穩,減少體內釋放胰島素,就能降低肥胖、心臟病、糖尿病和脂肪肝的發生機率
書籍的背面更有針對內容做出重點提示,前半段是關於身體狀況的提問,後半段「10個可立即執行的科學進食秘訣」和「一看就懂的血糖曲線圖解」等,算是相當實用的一本保健書
⭐歡迎加入達人Emily的社群⭐
這是從潔西.伊喬斯佩的官網借來的照片,她在IG有成立一個「血糖女神Glucose Goddess」的粉專,因提倡穩定血糖而聞名,常常分享一些控制血糖的健康資訊,目前已有500多萬個追蹤者,算是全球知名的網紅,因為社群經營成功,於是乾脆出版這本《90%的病控糖就會好》,讓更多人能看見她所推廣的控糖觀念。潔西.伊喬斯佩之所以會開始研究血糖是起因於19歲的一場意外,年輕的她去夏威夷玩,因同伴慫恿她一起跳下瀑布,沒想到姿勢不正確跳下去後身受重傷,在醫院躺了好幾個月,脊椎打了好幾節鋼釘才救回一命!之後她在手臂戴上連續血糖監測儀 CGMs,從此開始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才明白原來身體健康與否跟血糖是否平穩息息相關!
此書一開始先解釋植物如何透過光合作用轉化為葡萄糖,這真是大自然的奇蹟之一!並用圖解方式來告訴大家,讓讀者能一目瞭然
類似這樣的圖解書中比比皆是,搭配圖案下方都有簡短的文字說明,難怪是我看過營養學相關寫得最淺顯易懂的一本!這張圖表就是告訴大家,吃飽飯後大約一小時左右,血糖濃度將達到最大值,身體也會分泌胰島素將血醣分子引入各處之後,血糖濃度才會逐漸下降
原來身體還有所謂的飢餓素,只吃碳水化合物就會比吃脂肪和蛋白質的血糖波動更加劇烈,飯後也更容易感到飢餓
這張圖是用米糕和黑麥麵包來比對血糖曲線的波動程度,很顯然米糕的曲線峰值較高,變異性較大,也比較傷害人體健康
看到這張烤麵包的圖,是不是覺得有些怵目驚心,原來我們的體內已經慢慢轉變成褐色了,這就是人體慢性發炎的經過
好在書中有教導正確的進食秩序:先吃菜➡️蛋白質➡️脂肪➡️澱粉,因為蔬菜富含纖維質,就像水槽的水管一樣,綠色開胃菜先進入腸道,會比先吃澱粉好,這樣水管比較不易阻塞,血糖波動才不會像雲霄飛車一樣忽高忽低。而且作者還建議醋是最好的調味品,這張圖比較的就是吃加醋和橄欖油的沙拉,跟沒加醋的沙拉來比對,果然醋有益於平穩血糖,但卻不可用檸檬汁來替代,畢竟醋有經過發酵過程,檸檬汁可沒有,而且發酵過程中生成的酶和其他化合物可以減少食物引起的過敏反應和炎症反應,從而降低食物敏感性和炎症
喝加糖咖啡也容易讓血糖大幅飆升,建議盡量喝美式、卡布奇諾、瑪奇朵和不加糖的拿鐵,只加鮮奶油的咖啡比起加糖的咖啡血糖更平穩
作者有強調不是完全不能吃甜食,可以在吃甜點前先加一湯匙的蘋果醋,這樣就能有效控糖
另外飯後記得要起來活動筋骨,別坐著不動,血糖才不會在體內累積並飆升!如果吃完蛋糕後去運動,血糖就會被肌肉消耗掉,所以千萬記得要活就要動!
如果把這二項祕訣一起使用:吃甜食前先喝醋,吃過以後運動肌肉,比如深蹲50下,這樣就能幫你減少吃東西的副作用,血糖也能控制得更健康
另外作者還佛心教大家如何看食品的標示,通常字體越大越是商家想強調的重點,不要只顧著看卡路里,而是應該看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的比例,越高的越好!比如這二張燕麥片的對照圖表,左邊的Fibre One每25公克的碳水化合物搭配14公克的纖維,右邊的家樂氏麥米片則是每25公克的碳水化合物搭配2公克的纖維,很顯然選擇左邊的Fibre One更有益於健康!而且作者還特別叮嚀,在購買麵包時,若發現糖被列在營養標示的前五項,那別買這種麵包就對了!
當我們不吃零食時,身體系統會有更長的時間不處於餐後狀態。這樣一來,身體就有時間去進行上面提到的清理工作。你可能聽人說過,史前時代的人可以長時間不進食。這是因為我們可以輕易在使用葡萄糖作為燃料(來自最後一餐)和使用脂肪作為燃料(來自脂肪儲存)這兩種模式之間切換。正如先前所講,這種轉換能力稱為代謝靈活度。它是新陳代謝是否健康的主要衡量標準。要增加新陳代謝靈活度,用餐時請吃得更多,讓你更有飽腹感,這樣就不需要每隔一到兩個小時就得吃一次零食。這跟一般人想的不一樣,因為我們通常認為,要「少量多餐,一天吃六頓」,這樣比吃兩頓或三頓大餐更好。然而,研究結果證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另一種改善新陳代謝的方法是所謂的間歇性斷食,你可以一次禁食6、9、12 或16 小時,或者每週有幾天減少攝取卡路里,比如時下流行的168斷食等,都是相當有效的減重方式
餐後吃甜點,可以減緩相應的血糖飆升,因為吃完其他食物之後最後再吃糖和澱粉(不要先吃糖和澱粉,或者單吃零食而攝取糖和澱粉),就能如前面舉的水槽例子所述,讓它們更慢從水槽移動到管道,血糖變動幅度才不會上下起伏
同樣是吃二片鳳梨,空腹和飯後吃的血糖差異就有這麼大!因此無論你想吃一片水果、一碗果昔、一顆太妃糖或一塊餅乾,都請在飯後才吃。另外還提到想吃零食,鹹食會比甜食好;早晨的第一餐影響一天的血糖,作者也建議不妨參考亞洲式的早餐,例如日式飯糰或是中式的清粥小菜等。此外,這本書的最後還附上許多食譜,告訴大家應該吃些甚麼,才能有效控糖?看完這本書的介紹是不是會改變你的認知,改變飲食習慣,就從今天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