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的重量能有多重?
如果能跟著你流浪過三個國家,
幾度輾轉搬遷,依然珍而重之的擺在每一處隨手可得的書架上,
那麼,它在你心裡沉甸甸的,就遠不只是一本書的份量.
那天在FB的聊天室,偶然和蕙芬提起手邊的書,
(對,我們就是少數那群仍天天閱讀紙張書本的世紀耆老)
我說目前正在讀余秋雨的「人文」,蕙芬好奇:”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一時半刻無法說清對它的複雜情感,只能說是「新文化苦旅」的其中之一
因為余秋雨的書,實在值得鄭而重之地寫一篇專文來好好介紹啊!
記得我仍在美國求學時,忽然收到以前室友雅陵飄洋過海寄來的「文化苦旅」
她說這是近幾年寫得最好的一本散文,非常值得一看!
那時剛好遇到學校的第一個假期,我獨自策劃了趟美東之旅,
從華盛頓州一路往東飛到賓州,紐約州,及伊利諾州沿路拜訪朋友.
習慣帶書出門旅行的我,沒有多想,順手就把「文化苦旅」塞進行李箱中.
隻身旅行的好處是自由,但面對前途未卜的旅程,其實隱含著一絲未知的不安.
猶記得待機空檔,半夜獨自坐在空盪盪的候機室,捧讀著「文化苦旅」
才剛讀第一篇,描寫莫高窟道士塔,一段盜賣敦煌國寶的經過,
讀著讀著,我的手竟然無法克制地微微發抖,霧氣不由自主氤氳了眼框.
余秋雨的文筆太過震憾!
反覆咀嚼著他的文字,歷史畫面一幕幕在眼前滑過,我卻吶吶無法成言!
只會愣愣望著候機室發呆,連掩卷嘆息都忘了.
是怎樣的文筆,才能明確道出面對巨大文化遺產,
卻清楚得知它們遭受過多少無法挽回的破壞,以及那股無能為力的痛心疾首!
即便經過了這麼些年,當年在異國初讀「文化苦旅」受到的震憾跟感動,
一如投入湖裡的小石頭,漣漪一圈又一圈地在心湖不斷擴散.
接下來陸續在北美的世界日報副刊,看過余秋雨寫的論小人,
歷史上各種小人的嘴臉,余秋雨一一剖析透轍,讓人不由得擊節讚賞!
這次重讀「人文」,正好驚喜地發現論小人一文,竟也收錄在其中.
不過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他寫的關於范欽的藏書樓~天一閣的故事.
尤其是讀到下列這段話,給我的啟發猶如暮鼓晨鐘:
「一生都在忙碌的所謂公務和事業,很可能不是你對這世界最主要的貢獻;
請密切留意連你自己也覺得是不務正業,卻又很感興趣的那些小事.」
(根本擺明了就在說我吧?)
「新文化苦旅圖文版」套書是爾雅出版社2010年重新編輯出版,
一共有六本:古聖,詩人,大唐,鬱悶,遠方和人文,
重新加入攝影和繪圖設計,圖文相映成趣,非常值得買來珍藏,
若要選哪些書當傳家寶,那麼我會說:”就是它了!”
畢竟有些書,在某些人心中的價值,即使是千金,也不換的!
博客來的購書連結在此
ps.看完後要分享或按讚的,都無限歡迎!